長者在意的是日常! 而不是養生、養老、養病!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張淑卿秘書長
2019 長照EMBA講座
本次長照講座課程共舉辦兩天(8月28日、30日)。分別於台北醫學大學及台中維他露基金會館舉行。
報名與會者台北場共181人;台中場共102人共襄盛舉。
邀請各方深耕長照領域的資深講師圍繞:
「價值共識建立與實踐」、「整體照顧與跨專業整合」、「社區經營與社區共生」及「永續經營與人力創生」為主軸,
分享多年實務中所得之經驗與體察,供給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長照夥伴們引以借鏡。
支持每一位生命被迫按下暫停鍵的家庭照顧者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陳景寧秘書長
長期照護系統應以消費者(長者)為中心,並建立在其不同特質及喜好的服務。期望讓長者能在健全可選擇的環境下擁有支持系統地生活。在照護的過程中,透過分門別類將長者區分成不同的群體,再於照護工作中觀察不同的狀況、特質後再重新定義分類,如此循環可更貼近每一位長者的需求。
這當中的分類並非僅以障礙或生理病痛判定,而必須囊括多元的方向:社會、心理、生理及居家需要等皆是。老了亦人,僅是外觀身體機能不再像過去靈活,但關心的仍然是每日的日常,而不是養生、養老或養病。以同理尊重觀察每一位長者才能真正達到適切的服務品質。
台灣家庭照顧者家庭現況與面臨困境,在1153萬就業人口中,粗估約231萬人受照顧責任影響。因照顧「減少工時、請假或彈性調整」每年約17.8萬人,因而「離職」約13.3萬人,將近五分之一的上班族面臨照顧風險。
悲劇成因往往和文化、社會、家庭息息相關,導致照顧者「身體、心理、工作、社交、經濟、家庭關係」承受六大照顧負荷。設計負荷量表評估家庭照顧者面臨的身心狀況,並施以輔導或協助其身心獲得紓解。並依照「失能程度」、「照顧人力」及「經濟條件」洞察需求,利用彈性調整與混搭照顧安排協助家庭照顧者尋求照護管道。
近年來家總推動「十分鐘照顧圈」創造人與人的連結將社區做為中心,以「居民共識、在地供需媒合、善用在地資源打造互助網絡、復能融入每日生活、滾動式修正」形成自給自足照顧生態系與有機體。期望讓社會中許多生命被迫按下暫停鍵的家庭照顧者能夠有更充沛的能量因應「重大的生命事件」,不再讓悲劇循環。
思考如何掌握核心價值、目標,從自身的文化延伸思考後予以在地實踐。
「銀享全球股份有限公司」鄭文琪營運長
分享親訪「富山型日照」的觀察與學習經驗。一個能夠讓長者、身心障礙者、孩童共同相處,且社區居民都能自在交流的地方;沒有課表也沒有團體活動就如同在自己家裡一般;在裡頭生活的任何人都有可能從使用者變身成能展現長才的服務提供者。
然而這樣的核心概念在於「地區(社區)、共生(共存)、以當事人為主、小規模」。這之中的長者們能和孩子一起生活,有歡笑和話語且更多的是身體的活動。而這比起復健課程,這是更自然的復健訓練;孩子們受到長者的喜愛,孩子被教導如何遵守禮節等教養,實現了更和諧互助家庭樣貌的生活可能。
鄭營運長強調這樣的模式並非能夠完全複製到各國,而是需要思考如何掌握核心價值、目標,從自身的文化衍伸思考後予以在地實踐。
看見個案的「能」,即使是最微小的部分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李惠美護理師
生活自立是一種目標,起初必須先從個案的生活習慣、生活功能與生活環境來對應他的飲水、營養、排泄與活動能力等狀態。滿足基本照顧後,再透過復能團隊的介入協助個案維持及提升生活能力。
復能團隊之間「聽得懂」的復能指導,詳細以照片或是簡明的文字說明如何執行與需要注意的事項;「看得懂」的復能計畫,應以非專業的立場思考雙方都能明白的語言。而最後則是不斷定期檢視評量計畫的功效與品質。
團隊合作概念中必需以個案為中心,再藉由熟悉、了解彼此的專業角色功能,用尊重信任彼此專業價值並摒棄本位主義的原則下「支持」彼此,並且表達溝通充分地理解彼此,逐漸達成統一的共識目標,為個案做到最貼心的服務,共同看見個案的「能」,即使是最微小的部分。
長照2.0的接送服務,你準備好了嗎?
「小驢行股份有限公司」侯勝宗所長
從過去推動台灣計程車學院,用學術研究參與計程車產業轉型與移動服務創新;目前更推動「小驢行」,以社會時間成為公、私部門的長照無障礙交通協力夥伴,用交通串聯老化台灣的「點-線-面」生活系統。
依據長照十年計畫2.0核定版分析,2017年長期照顧需求人數高推估為74萬人,低推估亦達66萬人口。目前國內針對醫療交通體系所推行的復康巴士、長照接送是政府照顧行動若是的公辦民營委託服務,各縣市政府目前均無統一的預約派遣系統。出現尖離峰使用量差距大,尖峰時間巴士供給不足、業者經營派遣中心不具規模經竟導致經營面問題...等狀況。
侯教授偕同逢甲大學的學生共同推出多元運具行動接送預約平台,欲將智慧科技導入偏鄉。希望借科技輔助下設置統一的入口平台,且搭配簡易的操作方式,為高齡化社會縮短人與醫療的距離,亦能達到司機專業轉型,減少運送糾紛等成效,更能讓委託家屬安心寬心。
從照護到醫療乃至開立死亡證明書攏底「家」。談多死社會與在宅醫療。
「宜蘭羅東維揚診所」陳英詔醫師
陳醫師引自內政部於2018年公告數據表示台灣的平均壽命為80.4歲,其中男性77.3歲、女性83.7歲,高於全球平均水準。死亡人數因著高齡化社會而逐年增加,迎向多死社會的來臨。另根據2012年銀髮健康意識調查統計指出約有54.6%的民眾希望能在家作為迎接臨終的地點。因此發展社區居家安寧應該能夠讓病人,盡量留在熟悉的環境。在親人朋友陪伴下舒適尊嚴的走最後一哩路。
因此成功的在宅或在機構的生命末期照護模式,不僅能夠讓病人有機會善終,預防病人與家屬受苦,更可以讓醫院的資源不要浪費在延長死亡過程,如此才能創造病人、家屬、醫療團隊與社會的四贏局面(註)
陳醫師的社區團隊成立外展行社區診所—維揚診所,不僅有一般健保門診,還包含了長照機構、居家護理所的醫療支援以及居家醫療業務。亦在社區中擔任衛教的角色。陳醫師的團隊透過到案家家中將資源導入、安寧照護、照顧技巧指導等。再結合A個管、醫師與居家護理師共同訪視,以各專業角度全面檢視案家需求,偕同居家服務員提供更適切的在宅醫療。